一晃眼,这已经是我在公司的第六个年头了。时间过得真快,仿佛昨天还是那个对着工程量清单手忙脚乱的新人,如今已经能熟练地穿梭于项目编制与审核以及与客户沟通之间。
今年对我而言,是格外特殊的一年。角色的转变不仅发生在生活中—我成为了一位母亲,也体现在工作中。四月,带着些许忐忑和更多的期待,我结束产假回到了熟悉的办公室。
坦白说,回归之初确实有些担心,担心业务生疏,担心跟不上团队节奏。但让我感动的是,领导和同事们都特别照顾我,耐心帮我梳理这半年来的流程变化和项目进展。在大家的支持下,加上自己那股“不能掉队”的劲儿,我很快找回了工作状态。大概只用了一两周时间,就重新找回了之前的工作节奏。这种快速适应的能力,我想正是公司这些年来培养给我的最宝贵财富:面对变化,我们有韧性;面对挑战,我们有方法。
这大半年下来,我参与了几个大型项目的编制与审核工作,从概算审核、限价编制到结算审核,每项工作都让我对造价咨询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陕西省今年启用的新定额,我也率先参与到使用新定额编制的项目工作中,并且把自己在使用中摸索出的小技巧分享给同事们。看到大家能因此提高工作效率,那种成就感真的特别棒。
当然,工作中也难免有些小遗憾。比如某个市政项目的数据核对,因为对新规范理解不够深入,差点造成误差,幸好项目经理及时发现。这件事提醒我,行业规范和政策在持续更新,我们的专业知识也必须与时俱进。
站在六年的这个节点回望,我很感恩公司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从青涩到成熟,从生涩到从容。造价咨询这份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的真谛—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每一份报告的严谨,都关系到项目的成本和客户的信任。
展望新的一年,我希望能在这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在客户沟通方面能更加游刃有余,毕竟好的沟通能让项目推进事半功倍;二是希望能尝试参与一些更复杂的全过程咨询项目,在专业深度上有所突破。
六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足以让一个人在一个领域从陌生到熟悉,也足以让一个人对一份工作产生深厚的感情。新的一年,我依然会在这个我热爱的岗位上,与亲爱的同事们一起,为每一个项目的成本把控贡献自己的力量。路还长,我们慢慢走,稳稳地走。
期待在明年的这个时候,能遇见一个更加从容、更加专业的自己。
工程三部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