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及之忧哉?”这是李大钊先生《青春》中最广为诵读的一段话,也是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之一。
在这部电视剧里,历史书上中国共产党成立期间的历史事件跃然眼前,这不单单是一部讲述历史、回忆历史的主旋律电视剧,这更是一部客观真实、包含情感的“纪实纪录片”。每一处振奋人心的细节都一丝一缕展现出来,李大钊先生站在长辛店车间发表的“五一”演讲、五四运动青年学生奋起游行、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签合约这些情景与书上的画面重合在了一起,当时坐在课堂里无法深刻理解的悲痛与自豪随着情节推进慢慢产生。
主要故事情节围绕两条人物主线展开,一是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父子三人在亲情上、政治上从隔阂到和解,二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人从文化上的志同道合到政治上的分道扬镳。陈独秀父子三人虽同框画面不多,但每一幕你都会发现感情的变化,也许你会替陈独秀感到无奈,也许你会与陈延年陈乔年一起“同仇敌忾”,但你一定会为父子三人最后的分别感到痛心,借用蒙太奇的手法在父亲送儿子赴法勤工俭学与两个年轻人英勇赴义之间切换,从这里开始,你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前路发展充满希望,同时也会为这条洒满热血的艰苦道路忍不住热泪盈眶。而陈李胡三人,都是在坚持自己认定的道路,所以后来有所分歧也在所难免。
主线之外,也插入了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三顾茅庐”请陈独秀做北大文科学长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你一定忘不了他就任校长时句句箴言、条理清晰的演说词;五四运动时一夜白头的郭心刚,这个角色虽然不是真实历史人物,但你在他身上可以感受到虽然普通但仍然伟大的一个个青年学生形象;除此之外,鲁迅先生、李大钊夫妻、辜鸿铭先生,每一个角色都以其绝对的信念感在这部电视剧里闪闪发光。
尽管这是一部让人看了感情激昂的电视剧,但是你总会想到历史与社会的发展和党组织成立后发生的史实,历史仍然是残酷的、活生生的,当你看到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秘密离开北京的时候,他们看到郊外饥民遍野,天地昏黄后,陈独秀跪地大哭,李大钊无声落泪,你会感受到历史的绝望,但你也明白他们已经下定了必死的决心去改变当时的中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部电视剧充分调动了大众的爱国情怀,也带领很多年轻人深刻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领略了那个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的精神。
“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感谢这条路上无数觉醒明志的先辈。
工程四部 黄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