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荀子·富国》:“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忧不足”。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所阐述开源节流的重要性,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尤为突出,传统业务转型全过程阶段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不再是独立分开作业,而是整个项目从最初立项到竣工验收,每个阶段每位参与方都在将“降本增效”这个理念贯穿全程。
项目成本管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效益,但是要实现降本增效,首先要实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规则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核心。结合驻场过程中的所见所知,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两算”对比的思想可以沿用在全过程驻场台账的制定
一部“理想之城”大家认识了造价工程师这一波人,作为一名造价工程师最原始的核心就是做好成本管控,开源节流。施工单位在前期投标时,对标合同可能会做“两算”对比,控制项目耗工、耗材和机械台班的成本,比如施工预算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按进度开具施工任务单,明确预算用工数;开具限额领料单,明确预算用料数等并同时分别建立与此相对应的实际耗工、耗材、耗机械台班的台账,发现超用,要及时组织直接管理者和操作者进行分析原因,如属于业主变更设计导致的应及时办理相关完整且闭合的签证手续资料,并动态调整目标控制成本;如果属于供应商和分包原因造成的,要及时索赔,必要时可终止合作关系;如果质量问题则加强相应的质量管控,降低质量成本;如属于管理者或者操作人员造成的,则应与其经济责任挂钩,严重时应执行赔偿制度;如属进度延长原因所造成的,应采取措施及时调整工期,以此可以动态管控并及时弥补损失,这样的步步深度,化繁为简的思路在全过程中的台账制定也可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动态管理,以便及时准确知道每一环的成本进展或为服务方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二、价格控制
要全面掌握材料、设备、劳动力和机具的市场单价信息,也要同时完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比如完善的申请和审批制度。必要时建立企业内部价格网,将品质优良的供应商及材料商建立大数据平台,详细录入价格、信息、工程成本指标等以供后期项目可以参考,而且要对时政新闻有强烈的敏感程度,“理想之城”最让我有记忆的片段就是苏筱在一次投标将以往类似项目中商务标3个利润点提高到10个完胜,无非是喜欢关注时政新闻的她,看到钢材价格的切入点,因此价格信息并非单纯询价及线下走访,总结收集并关注相关新闻也许可以达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三、加强合同管理,有效规避合同风险
熟知合同,“吃”透合同,要仔细研读合同界定和确认双方应承担的范围及风险,找到对应的对策和措施;分解合同责任,将合同的责任分解到具体施工工序、工种及对应的岗位,强化项目全员合同意识,从而很好的把控合同、实施合同和运用合同。
总之,降本增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随着市场不断更新换代,竞争也越发激烈,每个公司面对的挑战也将越来越严峻,因此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成本管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进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动力,以使企业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工程四部 帅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