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时代集信息、科技、智能一体化,吃着时代发展的红利,同时也饱受过度碎片的反噬,只因我们生活在最容易分心的时代。每天都在各种尺寸的智能设备上消磨无数时光,一众“精华”、“干货”、“经验之谈”……扑面而来令人眼花缭乱。自认为吸收了众多之精华,殊不知在习惯的背后渐渐地成为碎片化的奴隶,自身的专注力和思考力都已萎缩殆尽。无数科学证据表明,互联网的不断干扰正在使思维变的散乱,让人深度工作的专注力正在变得越来越稀缺。因此无论你的资质如何,只要能够屏蔽干扰,足够专注,就会比别人离成功更近一步。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会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分散自我精神的干扰置之度外。国手弈秋曾教两学生弈棋,一个学习时专心致志不久便学会下棋,另一个学习时心不在焉结果既未学会下棋又浪费了时间;书法家王曦之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奋笔疾书时拿着一块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仍丝毫不知。故,只有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方能快人一步学有所成,成就自我。
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屠呦呦致力于中医药研究,专注于一株青蒿,历经几十年间的上百次失败,终获成功攻克了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难题;许振超立志当一个好工人,只有初中文化却能够刻苦钻研技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一名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代表。因此,一个人要走向成功的奥妙无他,唯有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守少则固、力专则强。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与其同时往两个方向发力,不如集中精力专注于一个方面。戚继光每天鸡叫三遍便起床一整天专心习武,晚上便静坐书房专心听父亲讲解《孙子兵法》,最终成为一位文武全才的抗倭名将。数学家吴文俊教授能记住某一台机器的安装时间,能记清某台计算机程序的编制数目和编制时间,却记不住自己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因而,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如此,便可以更高效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快节奏的生活让许多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心无定性,对待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对所求所关注只是浅尝辄止便半途而废,结果就是略知皮毛、鱼龙混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实现目标,是因为他们的精力都浪费在与其无关的分扰物上。在利用技能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的是专注力,在专注的过程中并以思考,才能更具深度地完成工作,才能更近一步走向成功。
工程一部 杜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