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材料认质认价工作流程、方法和心得体会
信息发布:希格玛工程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01-07       浏览量:535      

我从加入公司就一直负责榆林项目的驻场工作,从榆林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建设项目到榆林学院科创校区一期驻场工作,这两个项目都有材料的认质认价的工作,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我总结了一些材料认质认价的工作流程、方法和心得。

一、认价认价工作流程

1、前期准备

施工单位提出材料认质认价申请,内容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使用部位及时间等信息,我们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收集并复核材料相关技术参数、标准等信息,作为认质认价的基础依据。

2、市场调研

通过多种渠道寻找材料供应商,如网络、电话、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不同品牌、厂家的材料价格、质量和性能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材料品牌和供应商范围。

3、样品提供与确认

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样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造价单位、建设单位等相关人员对样品的外观、尺寸、材质等方面进行检查,确认样品是否满足工程设计和质量要求,对合格的样品进行封存,作为材料验收的标准。

4、价格确定

对于大宗材料:首先造价单位向多家供应商询问价格后综合比较分析,并参考政府指导价、造价信息网价格,结合市场调研情况,考虑运输、装卸、税费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材料价格作为招标最高限价。然后建设单位采用招标方式(以招代认)确定材料价格。

对于特殊材料、独家供应材料或金额较小达不到招标条件的材料,建设单位通过竞争性谈判的方式来确定价格。

5、审核与审批

 通过招标方式或竞谈方式确定的材料价格,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如成本控制部门、工程管理部门等)按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与确定的供应商签订材料采购协议,明确材料的品牌、规格、价格、质量标准、供应方式、结算方式等内容。

造价单位将认质认价过程中的申请资料、调研文件、样品确认记录、招标或谈判文件、审批文件、协议等全部过程资料整理归档,以备后续查询或审计。

二、材料询价的主要方法

1、多方询价法:向多家供应商、经销商、厂家等询问同一种材料的价格,以获取较为全面的价格区间。

2、成本分析法:分析材料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加工费用、运输成本等,来判断价格合理性。

3、对比分析法:比较不同品牌、不同厂家材料的质量和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

三、材料认质认价心得体会

在材料认质认价工作中,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造价单位相关人员及相关专家组成考察团队,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各类材料进行严格考察、筛选和评估。从钢材、商砼、水泥等基础建材,到电气设备、管道管件、幕墙等专用建材,每一种材料都经过多轮讨论、分析与审核,以确保其质量符合高标准的工程要求,同时价格合理公正,兼顾项目成本控制与质量保障。期间,项目团队工作人员深入市场调研,与多家优质供应商进行洽谈,详细了解材料的性能、规格、生产工艺以及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通过现场查看样品、查阅质量检测报告等方式,对材料品质进行精准把控。同时,组织召开认质认价会议,各方代表依据市场调研结果和工程实际需求,对材料的品牌、质量、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证,最终确定符合项目要求的材料供应商及价格清单。我深刻体会到材料认质认价工作不仅是一项细致、严谨、专业的工作,更是一项团队间互相协作、互相信任、互相成就的工作!


工程二部 李彦飞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