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控难点与管控思路
信息发布:希格玛工程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4-02-29       浏览量:3437      

EPC是源于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发布的《设计-采购-施工与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EPC / Turnkey Projects),也就是所谓的“银皮书”中的称谓,代称设计-采购-施工,即交钥匙工程。

近些年随着工程承包发展的模式,众多国有投资项目优先采用EPC工程总承包,但受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影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导致成本管控更加复杂和困难。

一、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控难点

1、无清单招标,中标下浮率较小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在招标时,限价金额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式:①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金额下浮一定比例;②细化概算,结合以往施工总承包结算金额与概算金额占比,测算合理下浮率确定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限价总金额。

因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在招标时投标单位依据招标文件中约定的工程范围及内容描述提供设计方案,测算施工成本后报价。在没有工程量清单的约束下,影响项目成本最大的关键点:①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阶段对于各种设备、材料、工程做法的设计,②招标文件中关于施工图预算/结算条款中关于“价”的约定。综上,“①”由施工方(联合体)自行设计把控优化,在保障满足建设方要求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②”对于各投标方是公平且平等的,故在投标时,各施工方(联合体)在设计方案大显神通,争①保②,最终报上一个非常低的下浮率以争取利润最大化。

2、设计受建设单位影响太多,导致出图速度慢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文件中约定的工程范围及内容描述一般都围绕核心需求简要描述,在招标后,建设方仅了解设计方案,对于施工图的详细内容不甚了解,部分建设方因此不踏实,会强势介入整个设计过程以确保成本管控,但因介入后信任度不够,参与度高,意见多,导致设计时长增加,整体施工工期压缩,施工成本在无形中增加,工期与造价的矛盾进一步加大。

3、设计受建设单位管控,增加变更费用

工程总承包应为设计与施工同步优化,设计方案一经批准,在保障施工利润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出图并优化,节约设计方与施工方沟通不畅导致的时间成本,缩短施工进度。但因建设方对成本管控的需求,强势介入设计后,导致施工图纸确定后,一旦建设方有变更需求,施工方势必要求增加变更费用,导致成本管控在设计变更方面的难度增加。

4、关于“设备/材料价”的合同条款执行难度大,总体成本不可控

关于“设备/材料价”的合同条款一般有两种约定方式:①有信息价的执行合同约定的某一期信息价,其余材料/设备执行同期市场价;

例:某项目合同约定本工程材料设备基期价格依据预算当期执行图纸交付期《陕西工程造价信息》西安地区价格及市场价。

在施工图预算审核阶段,商砼、电缆等主材;铝单板、防水材料、阻燃板等装饰材料;镀锌铁丝、铁钉等辅材均有信息价,项目处于西咸地区,在审核时严格执行合同条款(本工程材料设备执行陕西信息价)将导致项目整体成本偏高。故在审核阶段,经建设方与施工方多次艰难谈判,主材、装饰材料均执行合同,其余辅材执行预算价,不再按信息价调整。

②所有材料/设备执行合同约定的某一期市场价。

例:某项目合同约定本工程材料设备价格按认质认价单,最终认价材料不得高于发包人委托人委托的第三方造价造价咨询公司询价及发包人委托的项目管理单位的战略采购价。

在施工图预算审核阶段,材料/设备价均采用市场价,询价工作量巨大,且询价结果与施工方谈判难度大,导致施工图预算审核工作久久无法完成,施工方以材料价过低或无法确定为由拖延施工进度,进一步增加成本管控难度。

二、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控思路

1、有效确定优质设计施工总承包,从限价源头上控制成本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在整个成本管控中最重要的两个工作,一是确定限价;二是限额设计。在这两个环节做好,EPC成本管控就可以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1)限价的确定

为了合理控制总价合同的风险,针对EPC项目明确的建设范围、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可参考施工总承包类似项目全专业造价指标,结合经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对于本项目的限价做充分的测算,使得EPC项目限价合理且可控。

(2)限额设计

设计是决定造价的关键,在EPC项目里想要做好成本控制,势必要求限额设计,即在每个设计阶段中加入各专业限额设计,还需要对总承包商的各种运营和资源情况全方位了解,结合有效的资金做出决策和运行。

2、及时掌握相关政策文件,重视合同条款的确定

成本管控即工程量及单价的管控。工程量在设计图确认的同时已然确定,单价的确定却主要受合同条款约定的影响。

①政策文件涉及到费用扣除的,应及时扣除,以免重复支付费用

依据陕建发[2023]191号文件《关于印发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作为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其中,工程质量检测包括:对建设工程涉及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检测项目,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以及工程实体质量等进行的检测。

该文件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至2028年10月31日起自行废止,有效期5年。鉴于以上内容,建设方应注意国标清单措施费用“测量放线、定位复测、检测试验”中包含原材料检验检测费用(不包含内容详见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计价解释(二)第一.5条),新建项目在做预结算审核时应扣除建设方委托检测机构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时支付的相关费用。

②合同条款的确定

a.通过总价包干的方式,控制投资风险。总价包干合同项下,无论何种原因,超出合同金额一定比例范围内(通常为5%以内)的投资超概算风险一律由工程总包单位承担。

b.明确风险责任人,合理分配风险。合同条款明确约定的人工费、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等计费标准按最新政策文件执行(文件调整风险由建设方承担);明确材料价涨跌幅度≥5%以上计入材料调差(5%以内风险由承包方承担);施工过程中专业分包的各种协调工作及费用均由承包方承担等。

c.合同条款的评审。合同签订前,建设单位可委托造价咨询单位、法律顾问单位、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对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进行会审,特别是合同计价、支付条款和风险分担机制相关条款的评审。

3、造价控制要前置,经济比选最优设计方案

EPC项目中,设计、施工方同属一个总承包方,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容易出现“高标准设计、低标准施工”的情形。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要注意:①造价控制前置,紧密与设计协调融合,建设方可要求设计提供多种技术方案比选,由造价人员及时跟进、测算,对各技术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及比较,选择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的方案;②在设计方案比选阶段,建设方对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设计标准以及材料设备的品牌、规格、档次做出尽量准确及完整的定义和描述,最大限度的在限额设计的同时,有意识的提高施工标准;③建设方要求施工方在施工前期/过程中提出的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无需专家论证的方案做技术经济比选),选出最具性价比的施工方案。

4、项目复盘,优化后续项目的成本管控

在项目完成后做好项目复盘:①项目启动阶段是否足够明确项目目标、范围、时间计划、投资计划?②项目执行阶段是否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关键路径、资源分配、进度监督是否到位?③项目各阶段成本管控是否全面交底,合同管理机制是否合理,各供应商选取是否合理?④同类型项目相关指标是否可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复盘、优化工作流程及管控细节,为后续项目的成本管控积累经验提供指导。

在当前发展形势下,EPC项目的优势突出,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承包商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建设方可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并减少参与度。要做好EPC项目的成本管控,要了解每个工作环节,并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和控制力度,这样才能最终高效地完成工程项目的总造价控制目标。

工程三部  李燕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