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1.1 投资决策因素
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合理造价的因素很多,甚至直接决定工程造价。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选择建设用地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成本和拆迁成本。此外,项目建设规模、规格要求等将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一些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成本控制效果受项目地质条件、气候因素、周边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往往是可变的,不能量化,这就加大了成本编制的难度,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效果。
1.2 人为因素
工程造价管理直接渗透到工程建设的各个层面,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任何部门或人员的主客观行为都可能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比如监理、设计、造价等岗位人员,人的因素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都有影响,这需要单位高度重视。工程造价市场需要大量的专业造价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人专业水平低,而参与成本管理。这些人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成本控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些造价人员对造价管理工作不重视,在进行造价管理时没有进行全面分析,导致了各种缺陷和漏洞。
1.3 市场因素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建筑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工程建设难度显著增加,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联合施工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涉及面广。另外,项目建设周期过长,期间原材料、设备、劳动力价格会在市场上波动,影响成本控制效果,不利于企业控制资金,造成成本管理问题。
1.4 工程设计因素
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会影响建设方案,进而影响工程造价。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总体规划、材料采购、设备选型等,这些都会影响工程造价,各个环节都会影响管理效果。受施工周期的影响,设计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控制设计变更的出现,减少设计变更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2、提高工程造价控制质量的具体措施
2.1 项目设计阶段的合理控制
设计方案影响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加强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是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施工单位应提高专业水平,严格审查设计方案。引入限额设计法,在设计前期对市场发展进行预测,分析成本控制指标,确定等级规模,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成本控制计划,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和按期完工,掌握项目推进和成本控制,实现成本控制计划的优化,促进施工效率的提高。同时,设计阶段普遍不重视成本控制,受专业管理水平不足的影响,导致成本控制执行力不足,对预期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安排造价监理人员完成管理工作,确保按要求完成限额设计工作。在工程量审核中,准确掌握工程量计算的范围和规则,详细核对计算过程,避免计算错误的发生。
2.2 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队伍建设能力,制定适当的基价,并考虑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确保基价的合理性。同时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施工单位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加快进度,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对成本的影响,保证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并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保证成本管理的质量。施工中及时审图,严格执行图纸要求。在施工前,可以借鉴其他类似工程的经验,促进工程造价的质量控制。如果实际预算高于图纸计算值,要严格核对相关内容,重新计算,避免出现差错。由于不同环境下的成本分配模式不同,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关键内容进行控制。将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相结合,评估成本的基本情况,充分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注重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风格,帮助企业更好地响应国家政策,利用现有技术,充分享受优惠政策,更好地完成工程造价工作。
2.3 合同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通常工程承包合同按其计价方式不同有固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三种基本类型,应根据项目情况具体选择适应的合同形式,约定清楚合同价款的结算方式、价格调整、变更签证、进度支付、违约索赔等内容。一般情况下,施工合同履行时间较长,期间需要因市场价格波动或标准调整引起的价格变动,导致承包人主张变更工程造价。发承包双方面临合同价格调整或如何调整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引起纠纷。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合同价款是否调整及如何调整就需要依据合同条款约定,比如是否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的调整建筑人工、材料等价差的文件。
2.4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更为重要,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要认识到施工阶段控制具有周期长、支付点多、控制范围广的特点。为了提高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质量,在相关工作中应把施工合同作为成本控制的主线。施工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全过程跟踪分析和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材料消耗,严格审核设计变更,确保工程造价符合要求。在实践中,造价人员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做好造价人员的职责分工,制定合理的造价控制方案。在技术层面,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从经济技术角度分析设计变更,科学评价设计变更对工程总造价的影响,及时审查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设计。
2.5 信息管理模式应用
对于工程造价,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更好地降低造价,为工程的顺利发展服务。以住宅建设项目为例,由于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的专业相对较多,通过信息平台的帮助,我们可以同时管理和协调多个部门和专业领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提高工程造价工作的及时性。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在招投标等工程项目文件管理中可以更好地保存文件,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推进成本信息化建设,利用指标库、材料价格库等大数据成果,提高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要充分发挥精细化成本管理的优势,必须及时更新成本人员的观念,尽快完成从传统成本模式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要转变观念,明确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
综上,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许多环节都会影响工程造价,进而影响各参与方的经济效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案,减少项目变更的可能性,及时调整项目成本控制方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工程一部 金琪